新闻中心 / News

钢价持续下跌 钢厂限价影响几何
时间:2015-07-15 来源:www.xjkjszp.com
  经领导研究决定,从7月8日开始,∮18-25mm螺纹钢柳州市场价格不得低于2190元/吨销售;∮8-10mm高线柳州市场价格不得低于2200元/吨销售。7月份的盈亏情况,继续按柳钢每天的限价进行核算,希望区内建筑材客户积极配合,以维护区内建筑材市场价格的稳定”。一大早,广西地区柳钢贸易商就接到了柳钢经销公司发来的限价通知。这已经不是柳钢本月第一次出台限价政策了,自今年春节以来贸易商就一直在柳钢的限价政策中出货的。今年上半年钢价大幅下行的趋势中,很多钢厂都采取了“限价”的自救政策。那么针对柳钢限价这一政策,笔者想简单的同大家探讨下限价政策背后后引发的一些思考。

据最新数据显示春节后,全国重点市场螺纹钢均价为2520元/吨,目前均价为2046元/吨,跌幅为18.81%,广西柳州区2月底柳钢价格为2540元/吨左右,截止目前价格为2190元/吨,跌幅为13.78%,单从跌势来看,本地区由于柳钢限价政策频出后,确实较全国市场螺纹钢均价而言跌幅缩小。限价也使得本地区螺纹钢与全国市场均价有150元的价差,随着外围市场大面积下跌的态势,价差还将会进一步拉大。

(2)提振贸易商信心

针对于限价,笔者也了解了一下贸易商的一些情况,少数贸易商认为限价短期可提振市场信心,毕竟目前钢材的价格已经跌至低谷,更有人戏称面包卖不过面粉,然而钢厂通过主动限价以及前期柳钢限产等政策来主动维护区域市场钢材价格,确实,钢厂持续限价对其他钢厂而言能够有引荐作用,诸如后期长沙地区、广东地区多家钢厂联合限价来扼制钢价大幅杀跌,虽然仅仅持续了少数时日,但总体而言,对于贸易商来说提振了市场信心,不在那么悲观。

(3)改善终端采购情绪

近半年来钢价的持续下跌也让终端的采购成本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终端的采购周期随着日益下跌的趋势而降低,钢价在下行的趋势当中,终端多以观望态度为主,钢厂主动“限价”能够有效抑制终端观望情绪,打破采购与销售商的僵局。“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市场情况使得终端将提前进入采购期。

2、不利因素

(1)、主导钢厂与其他钢厂价差拉大

主导钢厂限价之后,本地区桂万钢、桂宝、冷钢等一系列钢厂与之价差逐渐拉大,若代理商按钢厂政策来,出货异常艰难,其他小厂继续下调出厂价格后,依然会带动市场全面下行。这也是柳钢上半年以来持续限价的原因之一。

(2)、区域价差拉大导致周边资源回流

钢厂限价之后,本地区资源与周边广东地区柳钢资源的价差也在进一步拉大,据笔者了解,自5月份以来,市场经常有广州以及长沙地区柳钢资源回流市场,受本地市场限价影响,下游采购多转移阵地,从周边地区调货情况居多。

(3)、限价政策频出,钢厂权威受挑战

从柳钢近半月频繁出台新的限价政策来看,钢厂在本地区的影响力以及市场权威性都将受到质疑,政策频繁改变,按照目前情况而言,限价不一定能够拯救市场,毕竟孤掌难鸣,还需要有其他的钢厂来联手限价,毕竟维护区域钢价需要其他钢厂的响应,当市场出现加剧下跌的态势时,钢厂的竞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作为广西省传统主导品牌之一的柳钢,自建厂以来被选择为广西省建筑钢材价格走势的风向标受到挑战,钢厂的整体销售状况也将受到波及。

(4)、直接影响钢厂减产

钢厂限价直接将影响出货情况,终端方多采取观望态度,本来市场需求就比较清淡,在钢价大幅下行,失去理智,无底线杀跌的同时,对于钢厂而言,钢材卖不动,为维持正常的资金链,限价的下一个自救措施将是限产,这样既可以维持生产,又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信贷危机。

三、总结

在钢价大幅下行的同时,限价也成为钢厂自救的一种措施,从年初昆钢限价、到广东、湖南地区几大钢厂联合限价再到川渝钢厂联合逆势涨价等等,钢厂单方面限价对于维稳市场而言难有实质性影响,钢价的持续下行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供大于求的矛盾所导致。所以“限价”政策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另外钢厂也不应该频繁限价,限价方面应让代理商严格执行,制定周期性,应市场实际情况而适当有所调整。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可行性建议:

1、限价、限产同时进行

中钢协统计的6月下旬150家会员钢铁企业(按集团口径为97家)的粗钢产量来看,日产粗钢173.5万吨,环比减产2.46万吨,减幅1.4%;日产生铁169.62万吨,环比减产4.78万吨,减幅2.74%。降幅明显,面对持续杀跌的市场,钢厂主动通过限价、减产来维系生存的情况或将成为常态。

2、扩大销售渠道

借助于网络扩大线上销售比例,比如开发自己的电商平台与大型成熟的电商平台合作寄售业务,乘着“一带一路”之风加强钢材的出口比例。以及通过建立周边来扩大销售产业链,增加钢厂的品牌效应。

3、降本增效

利用自身优势,充分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这里所说的“降本”包含了降低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成本以及降低管理费用等方法,必要时如通过搬迁生产线、生产基地。最大限度的降低自身成本的同时增加产品的质量,才能不断在日趋激烈的钢材市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