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为了有生存空间,钢厂在原料上做文章?
产品知识 / News
马斯诺需求层次的第一层次为生理需求,人只有生存下来,才有其他的一切可能。一个企业也如此。
在竞争越发激烈的不锈钢行业,为了生存,大家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前段时间,有不锈钢用户反馈,使用广西一窄带钢厂的201材料做出来的管子,在安装焊接完一段时间,就出现开裂的情况:
“也查不出什么原因,在退火时也已经是非常慢的速度,但出来就是这样的情况。又不敢拆下来去测,装上去了,拆不了,拆的话经销商是拿不到钱的“
管厂的小帅哥表示很无奈。
闻及消息,不少不锈钢朋友第一反应就是:收的废料差,做出来的产品就容易出问题啦!
确实,很长一段时间,不断有产业链的朋友投诉:
“质量问题越来越多。其实是市场价格越来越透明,越来越难有空间后,钢厂也只能在原料端做文章。而出于资金的考虑,一些较好的废料长期被大哥之流收走,于是价格便宜、品质欠缺的废料就成了中频首选。出来的材料,就靠运气了!“
02、是运气还是钢厂故意?大厂被指磅差千分之三!
无巧不成书,当今天,专栏将潮州一不锈钢锅具厂的采访记录报道出来时,多少不锈钢人在唏嘘?
营收的起伏:2018年,工厂营收突破700万;2021年,营收1000万元;2024年,营收已骤降至200万,仅相当于巅峰时期的五分之一。
不想下牌桌,出路似乎只剩下一条:从各个方面去抠成本。
材料从304到201到410,厚度一降再降,堪比A4纸的不锈钢锅具,您还相信“便宜有好货”吗?
由此,又回归到了开篇的例子,管子开裂,究竟是工艺问题还是材料问题?如果是材料问题,为何其他产地的不会?引人深思啊!
- 上一条: 原料成本支撑凸显,不锈钢价格底部逻辑强化
- 下一条: 印尼德龙或将被印尼国家基金将收购